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危害,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相关义务,在世界银行的支持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指导下,广西实施的制浆LETOU体育国米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BAT/BEP)项目在制浆LETOU体育国米污染减排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这一项目自2012年6月启动,广西建立了具备监测废水、废渣、纸浆、纸产品中二?f英能力的生物检测实验室,为开展高水平的二?f英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 目前,广西的制浆企业已全部开展无素氯漂白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物减排工作,示范企业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蒲庙厂等部分企业已于2016年完成了无素氯漂白技术升级改造,田阳南华Letou有限公司、广西来宾东糖Letou有限公司、广西凤糖鹿寨Letou有限公司相继申请成为示范厂,并将于2019年6月全部完成无素氯漂白技术升级改造,其他相关企业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改造工作。 为有效指导制浆企业进行排污许可申报,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服务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部门在深入调查辖区内制浆企业生产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广西制浆LETOU体育国米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技术手册》《广西制浆LETOU体育国米排污许可和规范化管理技术指南》和《广西制浆LETOU体育国米专项治理方案》等文件。同时,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管理部门环境监管、检测及执法能力。 针对基层工作人员、企业、学校、公众等不同群体,就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科普知识、公约、项目情况和先进的技术,生态环境部门在不同场合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培训活动,发动公众与专业人员一同参与对二?f英减排工作的监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自治区持续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定期通报未申领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名单,取缔了北海市合浦县多家“三无”小厂,调查处理了钦州市企业污水直排北部湾海域等问题。
|